2015年4月13日 星期一

2015 台北愛情學院 101戀愛公寓 左記歐洲美國台灣百年商行 子宮肌瘤要及時處理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,生育年齡的婦女大約20%都有子宮肌瘤。超過四十歲的婦女當中,有四十到五十%患有無症狀的子宮肌瘤。患者往往因為經血過多導致貧血,因而會感到:疲勞,頭暈或是會喘等等。

子宮肌瘤要及時處理

最近有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婦女到門診檢查,主要的症狀是這一次的月經很多,頭有點暈。當他走進門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臉色很蒼白,應該有嚴重貧血。檢查以後發現整個子宮的大小已經像一顆哈密瓜,至少有三顆子宮肌瘤,最大的一顆超過8公分,抽血檢查發現血色素不到5.0(正常人是12-16)。如果月經量再多一點可能隨時會休克,長期嚴重的貧血也會造成心臟衰竭。
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,生育年齡的婦女大約20%都有子宮肌瘤。超過四十歲的婦女當中,有四十到五十%患有無症狀的子宮肌瘤。這些婦女雖然子宮長有肌瘤,但是沒有經血過多、腹痛或是頻尿等等症狀,所以也不會因此去找醫師,往往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當中,才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。但是也有人雖然有症狀,卻不注意。像上面所提到的案例,去年已經在診所發現有5-6公分的子宮肌瘤,可能也有貧血(自己不太確定),但是並沒有認真追蹤檢查,導致肌瘤快速成長並造成嚴重貧血,自己卻渾然不覺。
其實子宮肌瘤的症狀除了和肌瘤的大小有關以外,肌瘤所長的位置也很重要。長在子宮內層,靠近子宮腔的肌瘤特別容易有出血症狀,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,症狀較少,也就比較不會引起注意(見圖一)。
子宮肌瘤最常見的症狀包括:
  1. 出血:出血是子宮肌瘤最常見的一種症狀,也是患者尋求診斷與治療最主要的原因;患者往往因為經血過多導致貧血,因而會感到:疲勞,頭暈或是會喘等等。
  2. 月經疼痛:會造成痛經的通常是一種稱為「子宮腺肌症」的良性子宮瘤,外觀上和子宮肌瘤不容易區分。一般的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肉層之間有明顯的界線,開刀時可以很完整的切除;但是子宮腺肌症的腫瘤和子宮肌肉之間,並沒有明顯的界線,開刀時往往無法切除的很乾淨,或者必須要切除整個子宮。
  3. 慢性骨盆腔疼痛:有時子宮肌瘤太大,造成骨盆充血或是子宮肌瘤的組織壞死,因而造成骨盆腔慢性疼痛。
  4. 壓迫的症狀:比較大的子宮肌瘤,會壓迫附近的器官。造成頻尿的症狀,或是輸尿管水腫或是腎臟水腫;少數會造成便秘甚至腸阻塞,或是下肢血管栓塞。
  5. 不孕症:子宮肌瘤引起的不孕症相當少,佔所有的不孕病人中不到三%的比例。
  6. 有些肌瘤會從子宮頸跑出來塞在陰道,甚至跑到陰道外面(圖一)。
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子宮肌瘤是一種良性的肉瘤,只有大約千分之三是屬於惡性的腫瘤。沒有症狀或是較小的子宮肌瘤通常不需要開刀,但是如果有下列的情況時,則必須考慮接受手術:
  1. 異常子宮出血,導致貧血,而且無法吃藥改善。
  2. 慢性的骨盆疼痛,合併有嚴重的痛經、性交疼痛,或是下腹部不舒服。
  3. 急性下腹部疼痛。
  4. 子宮肌瘤長得很快,或是停經以後還繼續長大,這時候必須考慮子宮癌的可能性。
  5. 比較大的子宮肌瘤,並且有壓迫的症狀。
  6. 不孕症,除了子宮肌瘤以外,沒有找到其他的異常。
如果肌瘤不是很大,症狀也不厲害,可以暫時利用藥物控制症狀,並定期追蹤檢查。例如:使用止痛藥物改善疼痛的症狀,利用荷爾蒙減少出血或是補充補血藥物改善貧血。但是如果症狀嚴重,藥物治療的效果通常不如理想,這時候就應該考慮開刀。有一種荷爾蒙製劑GnRHa,可以用來讓身體處於一種「假停經」狀態,在六個月內讓子宮肌瘤的大小減少四十至六十%,但是因為費用較高,健保尚未給付,打針以後會出現更年期的症狀,通常建議用藥限於六個月,停藥以後,子宮肌瘤的大小仍會恢復,通常用於暫時無法開刀的病患或是暫時縮小肌瘤的體積,等肌瘤變得較小以後再來開刀。
肌瘤的開刀方式可以考慮只切除肌瘤、切除子宮但是保留子宮頸(次全子宮切除法)或是將子宮整個切除,各有優缺點,開刀前應該詳細和醫師討論。傳統的手術方式是經由腹部開刀,若是切除整個子宮也可以經由陰道切除,但是如果肌瘤體積太大,由陰道開刀就會比較困難。
目前不論是切除肌瘤或是子宮,腹腔鏡手術(圖二)都已經發展成熟,逐漸取代傳統的開腹手術。腹腔鏡手術具有傷口小、恢復快以及出血少的優點,但是開刀的時間有時會比較長一些。比較大的肌瘤或是腹腔有沾黏的狀況,也會增加腹腔鏡手術的困難度,開刀前要仔細評估。
在子宮腔裡面的肌瘤,有時雖然小,出血的症狀也可能很嚴重,只要肌瘤不是很大也沒有埋得很深,可以考慮使用子宮鏡切除。
作者:臺安醫院教學副院長暨婦產科主治醫師 周輝政
出處:臺安醫訊第142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