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

2016 在指責「年輕女生愛出國」之前請先思考,出國玩就是花錢與享樂而已嗎?為什麼不是一種人生的投資?或許這些體驗是她們擺脫傳統職涯束縛的武器,讓生活方式成為一種競爭力。(其實這樣說還是有瑕疵,到底為什麼要有競爭力才能出國玩啊?) 從一位工作與職場研究者的眼光來看,這些把生活放在工作之前、把生命體驗放在求職之上,「愛出國的年輕女孩」,才是探索工作與職涯,拓展工作觀念邊緣的探險家啊!你以為年輕女生只會出國享樂、購物消費,但那些國外流行資訊,出國代購商機,那些美睫美甲師和服裝店合作的商業模式,男性根本無法理解。

「年輕女生愛出國」為什麼是個問題?

2016-07-25 16:49:52

劉揚銘
大學念經濟,曾在商管雜誌當編輯,離職成為獨立工作者後,更常思考工作與職涯的意義。試著以邊緣人的角度觀察職場,提出另類觀點。部落格:宅宅的一萬個為什麼 

圖/pexels

分享
一篇名為〈為什麼年輕女生比男生愛出國?〉的文章,不久前在批踢踢引起話題。文章大意是說,根據觀光局2015年的統計台灣20-29歲女性的出國人數,比同年齡的男生多出35萬。雖然統計調查並沒有分析各年齡層的出國原因,但文章引戰認為許多年輕男生正在為工作打拚、為買房買車而沒錢出國;但年輕女生卻寧可購物消費、出國玩樂,造成了這35萬人的差距,因而引發戰火。
先不論觀光局統計裡,40-49歲、50-59歲這兩個年齡層男性出國人數都比女性高,差距分別是27萬、25萬人──反正鄉民也認為這個年齡層的男性出國是為了工作,而不是玩樂與消費。「年輕女生愛出國」的現象之所以引起爭議,是因為背後的潛台詞:
「反正她們的生活重心就是拍照打卡炫耀!」(暗示拜金主義)
「不好好把握年輕時賺錢,一心只想出國玩!?」(訴諸社會觀感)
「年輕人都低薪,這些女生為什麼有錢常常出國?」(影射金錢來源)
「因為女生不用存款養家,錢花完給男生養就好了!」(父權社會壓力)
「婚後每年出國一次是『基本要求』,會不會太誇張?」(婚姻市場條件)
……以上這些「潛台詞」暗示年輕女生只是享樂主義者,愛玩又不負責任、不懂利用生命的精華時期好好工作賺錢、為未來打好基礎(外帶的CCR歧視暫且不提)。而「我們」這些為了婚姻、為了家庭、為了未來,正在苦苦修行的上進男性,背負著父權社會的成功壓力,就像寓言故事裡的蟋蟀與螞蟻,等冬天來臨,就知道誰吃虧,誰有遠見了。
這種把「出國花錢享樂=年輕女性」/「工作存錢苦熬=年輕男性」一線劃開,並拿出統計數據的論點,在台灣青年面臨低薪高房價、貧富差距拉大、正妹經濟與仇女教徒進擊的狀況下,似乎頗有人願意埋單。但我們先跳脫其他因素,單就「出國玩樂影響工作賺錢?」「出國玩樂是否對人生不負責任?」來進行討論。
願為出國玩而放棄職位的女生
最近正好被一些「愛出國的年輕女生」震撼了我的工作觀,就先從幾個例子說起吧。
第一個案例是二十多歲的出版工作者,她面試上一份工作,但和事前計畫好的歐洲旅行撞期,她很輕鬆的決定放棄職位,先去旅行回來再說。一趟旅途回來,當初的職位已經找到其他人選,之後她還是進了同一家公司工作,但職位已經不同。
她給我第一個震撼是,傳統觀念裡「出國旅遊」不可能和「面試錄取」放在同個天秤上衡量,更何況是「輕鬆決定」放下工作出國玩?問題是,這個年輕女生每次出國都會帶了各式各樣外國的刊物與書籍回來,甚至和當地文創工作者交換工作經驗,她出國旅遊雖是玩樂,但也是廣義提升工作能力、增強見聞的方式,就算這個職位找到其他人,也還有其他職位樂意找她去上班,那麼何樂而不為?
第二個案例也有類似經驗,這位工作認識的友人,在展場巧遇時對我說:「之前出國把錢都花光啦,不得不找個工作上班!」她還不到三十歲,待過出版社、文創課程設計、電影公司、音樂產業,現在跑到電信公司做影片策展人(我根本不知道有這種職業)!
對她來說,出國聽音樂祭、看各式展覽的優先順序,比上班還前面(雖說她同事根本不懂音樂祭到底在幹嘛),正是因為她對這些文創事務的了解與掌握脈動,讓她不愁找不到工作,對她來說,上班只不過是賺錢生活的手段而已,把日子過豐富了,缺錢再找工作就好啦!
第三個案例更奇葩,一位做文創商品擺攤或在網路上販售,同時經營手作教室的年輕女生,因為太喜歡出國玩,搞到廉價航空、住宿行程的攻略可以對外開課收費,我不知道這有沒有讓她賺錢,我只知道她從來沒在什麼公司上班,但跟男朋友(玩音樂的)兩人一起在台中買了房子……
探索職涯與工作的可能性
當然我身邊的這些朋友只是個案,她們都是厲害角色,不是我這種普通魯蛇,但與她們談過之後才發現,「有錢先出國,沒錢才上班」、「為了出國旅遊可以放棄職位」這種傳統職場裡萬萬要不得的觀念,卻成為她們的工作養分,成為只有她們具備,其他同事沒有的特長與優點,還可能「因為太喜歡出國玩」而發展出一個商機……
在指責「年輕女生愛出國」之前請先思考,出國玩就是花錢與享樂而已嗎?為什麼不是一種人生的投資?或許這些體驗是她們擺脫傳統職涯束縛的武器,讓生活方式成為一種競爭力。(其實這樣說還是有瑕疵,到底為什麼要有競爭力才能出國玩啊?)
從一位工作與職場研究者的眼光來看,這些把生活放在工作之前、把生命體驗放在求職之上,「愛出國的年輕女孩」,才是探索工作與職涯,拓展工作觀念邊緣的探險家啊!你以為年輕女生只會出國享樂、購物消費,但那些國外流行資訊,出國代購商機,那些美睫美甲師和服裝店合作的商業模式,男性根本無法理解。
「只會好好讀書、找一份死工作上班」的理工宅(對不起這裡也用了相當簡化的總稱),對年輕女生說「你們沒有競爭力,以後還不是要靠有錢人養?」問題是,你永遠等不到這些女生靠男人養。的確她們有能力從男人身上拿到好處,但即使沒有男人的朝貢,她們也在女生的世界裡活得比你更精采,並成為自給自足的經濟體了。此外,那些要年輕人學英文、多出國才有國際觀的言論,到年輕女生面前好像都閉上嘴了啊!
困在職位與年薪的無趣人生
只懂為一個職務犧牲奉獻,把職位、年薪、買車、買房當做成就,對此外的人生一概不了解,沒有創造自己工作的方法,即使存了再多錢還是覺得生活貧乏沒出口,這樣困在上班漩渦中的人,若從探索工作、職涯的可能性來評分,只能說「對不起,還是要給零分」。
想不到這樣的無趣工作者,還反過來高聲批評「年輕女生愛出國」,這和每逢暑假爸媽只會叫小孩不要玩,要念書,去補習,否則你會沒有競爭力,結果以後發現,那些最會玩的孩子長大之後最有創意,在補習班讀死書的孩子卻成為時代的恐龍,有什麼兩樣?
無聊的理工宅們,請把力氣放在加班拚良率、顧機台、搏訂單的「代工人生」就好。在這職場轉變的時代,若想探索職涯與工作的可能性,我寧可以愛出國的年輕女生為研究標的,不,就算是找女高中生聊天,都比你們有啟發性咧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