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示具有 Brand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Brand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

2025年3月30日 星期日

2025 03 30 左永安 顧問/講師/委員/宮主/永續長/執行長/理事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經營密碼/BRAND 品牌營運管理一、制定品牌願景:二、確立品牌形象:三、建立品牌承諾:四、構建消費者模型:五、定位品牌:六、擴展品牌:七、宣傳品牌定位:八、執行溢價定價:九、建立品牌文化:十、衡量品牌績效:

 

2025 03 30 左永安 顧問/講師/委員/宮主/永續長/執行長/理事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經營密碼/BRAND 品牌營運管理一、制定品牌願景:二、確立品牌形象:三、建立品牌承諾:四、構建消費者模型:五、定位品牌:六、擴展品牌:七、宣傳品牌定位:八、執行溢價定價:九、建立品牌文化:十、衡量品牌績效:

經營密碼/發展品牌的十個途徑

 2024/04/11 23:21:54經濟日報 王建彬(商研院院長)




辦公室示意圖。 pixabay


    有效制定品牌發展是服務業成功的關鍵因素。其十大途徑如下:

一、制定品牌願景:

     首先在  策略層次  上確定品牌發展方向。

       其次,提供  品牌願景  能夠使管理者明確,今後五年內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自已在品牌價值、收入和利潤貢獻 方面對品牌  有什麼期望

      如7-11品牌所提的2000年2,000家店,願景導引讓目標更SMART

        (特定、可衡量、可及性、合理與具時間性)。


二、確立品牌形象:

      品牌形象包含

      品牌聯想  與  品牌角色

       品牌聯想  包括

       品牌屬性(VOLVO安全性)、

       無形資產(可口可樂)、

       顧客利益(Crest防止蛀牙)、

       相對價格(COSCO)、

       使用/應用(台積電 半導體)、

       使用者/顧客(LV貴婦)、

       名人聲望(NIKE喬登)、

       生活型態(哈雷機車)、

       產品種類(7 UP非可樂)、

       競爭者(特斯拉與比亞迪)、

       家(台灣製造)等11種。

      品牌角色  有五種,

      一 是真誠(如京瓷)有務實、真誠、健康之形象。

      二 為興奮(如保時捷)代表英勇、創意、時尚。

      三    能力(如IBM)有可靠、智慧、成功之怠。

      四    教養(如Lexus)有著上層、迷人的感受。

      五 是粗曠(如萬寶路)帶著戶外、堅韌之感。


三、建立品牌承諾:

      對品牌的    期望  與  體驗  組成,

      開頭是「我們的品牌承諾…」 ,

      如星巴克

     1.提供質量上乘的咖啡、

     2.營造溫暖、

     3.友好的家庭氛圍,

     4.適合與朋友聊天或閱讀、

     5.員工友好、大方、熱心、見多識廣。


四、構建消費者模型:

         回應三個問題,

      1.消費者如何作出購買決策,

      2.如何與競爭對手競爭?

      3.品牌成長機會?

        因此

      1. 找出顧客購買標準

      2. 畫出競爭定位圖(四象限定位圖)、

      3.每個市場區隔找成長性

       (如依性別、年齡、所得區分,尋找每個區隔  競爭者 與  成長性)。


五、定位品牌:

     包括三個部分:

     1.目標市場、

     2.所在業務範圍、

     3.品牌差異點 和 關鍵利益。

     例如,

      迪士尼=家庭休閒娛樂、

      聯邦快遞=隔夜送達、

      沃爾瑪=物美價廉、

      3M=不斷創斷。


六、擴展品牌:

     制定  品牌擴展戰略   並   探索 存在的  問題 與 機遇

      如

     麥當勞  推出       小孩子歡樂套餐

     漢堡王  則推出    11-14歲大孩童餐


七、宣傳品牌定位:

     完成AUTHOR,首先為

    1.建立認知(Awareness)、

    2.理解(Understanding)品牌定位、

    3.鼓勵試用(Trial)、

    4.愉悅(Happiness)體驗、

    5.惟一(Only one)考慮的品牌、

    6.介紹或推薦(Referal or recommendation)的品牌。


八、執行溢價定價:

   品牌擁有

    1.高品質、

   2. 表現值得信賴且始終如一、

   3. 提供高性價比、

    4.符合個性、

    5. 帶來獨特利益等可以溢價。

   相對於競爭品牌,消費者   願意支付的溢價

   可口可樂為50%,VOVLO40%,幫寶適50%。

    知名品牌可採屋式定價法,如

     1. 成本加成定價2.99美元,

     2. 競爭者定價5美元,

     3. 價值溢價7.2美元,

      4.通路及行銷能力溢價8.4美元,

      5.屋室定價(品牌溢價)10-11美元。


九、建立品牌文化:

       新的  組織架構

       品牌  副總裁  與  產銷人發財  副總裁  平行

       不位於行銷副總裁下方

        激勵員工前三名為

       1提拔、

       2股票與

       3薪酬增加,

      而

   有效改變品牌文化做法,包括

    1.讓員工重新體驗品牌願景與承諾、

    2.品牌戰略規劃與採取之行動、

    3.保證讓員工了解最終結果。


十、衡量品牌績效:

     1.定性的有品牌認知、

     2.品牌定位理解、

     3.品牌形象識別、

     4.品牌承諾履行,

     5.定量的有市場占有率、

     6.品牌忠誠度、

     7.品牌滲透率、

     8.品牌財務價值。

以上十個途徑,將帶來不一樣的形象與結果,

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,共勉之。



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

2024 10 13 左永安 顧問/講師/委員 環保標章 國家級環保標章:全面評估、產品有國際相同的標準、比同行的產品還要環保才能取得標章 六個綠色消費觀 日常生活發起全球革命 基本3R3E原則 綠色消費的基本3R3E原則為:消費減量(Reduce)、重複使用(Reuse)、回收循環(Recycle)、講究經濟(Economic)、符合生態(Ecological)、實踐公平(Equitable)

 六個綠色消費觀 日常生活發起全球革命

2018年07月06日整理:編輯室


衣櫥裡的衣服永遠少一件,電子產品推出新款心中又再蠢蠢欲動,我們消費,也被資本主義鼓勵消費,但是否已經失去對「足夠」的感覺能力?

綠色消費提倡減少購物,商品有需要再買,但任何商品的產生都無法避免消耗自然資源,我們只能透過不斷比較,選擇一種相對環保、節約能源的產品購買。因此有意識地消費變得重要,先思考再選擇,讓自己不要成為破壞環境的幫兇!

基本3R3E原則

綠色消費的基本3R3E原則為:消費減量(Reduce)、重複使用(Reuse)、回收循環(Recycle)、講究經濟(Economic)、符合生態(Ecological)、實踐公平(Equitable),來看看如何從生活做到這六個原則。

消費減量:控制自己的衝動購物

物品的產製必然有污染發生,不論再怎麼環保的產品都是。綠色消費最高的原則便是消費減量,盡可能避免與地球的其他物種奪取自然資源。凡有購物念頭時問問自己是真的需要還是想要?是否因一時衝動買了回家卻只用一次?有沒有多功能複合的物品可以取代多個單一功能的物品?

即使是「環保」商品,也不能以想收藏的心態大量囤貨。以棉質環保袋來說,製造它所需要的耗能需使用一百次才能與一個塑膠袋相抵,多買無用,也只是消耗了地球資源。

重複使用:讓物品也能長命百歲

塑膠的發展雖然帶給大眾便宜便利的生活,卻也讓地球每個角落充斥著塑膠垃圾,錯不在塑膠,而是我們把塑膠跟一次性畫上等號。真的需要買東西時,優先考慮能重複使用、耐久的材質。看看你身邊的3C用品,壞掉送修時,師傅總說:「換新的比較划算。」即使是大量減少資源消耗的新手機,可能都比不上舊的手機持續用來的環保。因此購買物品前就考慮耐用度、可否維修、更換零件、擴充升級,增加其使用壽命。

購買二手物品更是重複使用的精神展現,品質優良的物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歲月的痕跡甚至是讓物品更有意思。

回收循環:垃圾的第二春,廢物變黃金

垃圾分類回收,已經是台灣普遍都能做到的事情。那購買回收再生的產品呢?利用回收廢料再製的產品,不僅減少廢棄物生成,更是避免向地球索取資源。國際紛紛提出「循環經濟」的概念商品,希望從產品的設計端出發,一開始就思考怎麼達成零廢棄。

講究經濟:一切從簡單出發

選擇耗用最少原料、製程簡單、不浮誇的包裝,生產過程低耗能、低耗水,幫地球節省能源,也讓廠商將省下的成本回歸到商品本質,消費者也是為自己的荷包省錢呢。

符合生態:給動物永續的家

原料取用自然資源需考慮是否永續?是否符合生態?順應四季,順應生物的天性,支持先讓動物吃飽再收成稻米的農夫、挑選讓母雞快樂下蛋的雞蛋、直接跟農夫買當季盛產的蔬果、購買永續捕撈的海鮮等。

無毒、有機、動物福利,加上這些形容詞,雖然價格不親民了點,但在自己還有能力負荷時,選擇對環境相對友善的產品,或許哪天就能帶起更多第一線的農林漁牧業轉換為永續的生產方式。

實踐公平:在意農夫與勞工應得的報酬

全球化的貿易正在發生,跨國商品的背後,誰壓榨誰、誰又剝削誰?第三世界的咖啡農,因為資訊的不對等,採收的咖啡被盤商低價收購。公平貿易的制度讓咖啡農可以得到較合理的報酬,消費者支付的價格中,也會有一部分撥給社區發展基金,幫助缺乏水、電、醫療、教育的貧窮社區有基礎的公共建設。

選擇支持那些負起環保責任、維護員工權益、保護消費者權益等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的品牌。

商品上常見的環保標語

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充斥著五花八門的標語訴說著各樣環保理念。Photo by Jakub Kapusnak

對環境友好的商品身上通常擁有下列 Hashtag:

# 純天然:不含化學合成的人造物質。
# 純素:不含任何動物性原料。
# 有機:原料的種植與處理過程符合有機標準,不使用合成殺蟲劑、除草劑、人工肥料、未經基因工程改造等。
# 低污染:成分未含會危害人體或環境的特定物質或其含量低於其他同級產品。
# 未經動物測試:製造產品過程中未傷害動物。產品未經動物測試。
# 使用回收料:產品原料使用回收物質。
# 具可延長壽命:產品具更佳耐用性或可升級,被設計為可延長使用壽命,以減少使用資源或減少廢棄物。
# 可拆解設計:其組件與零件可被拆解以便修護、更換、再利用、回收。
# 可回收:產品其組成成分,不能當一般垃圾處理,需回收分類。
# 可堆肥化/可生物分解:材質在特定情況下可被生物分解為類似腐植質之物質。
# 公平交易:分配給第一線種植或採集原料的採購價格合理。
# 善盡企業社會責任:提供安全、健康的工作條件,工資合理,尊重員工,關懷環境。
 

環保標章制度

     從綠色消費概念開始風行後,坊間開始使用各式各樣的環保標語(如上所提)來做綠色行銷,但如何辦別這產品真的具有它所宣稱的環保用途,就需要仰賴第三方認證與把關。環保標章正是希望協助大眾明辨產品的各項環保訴求。然而環保標章也有許多不同的類別,通用型的國家級標章、針對特定產業永續林木的FSC,想知道更多,可以在環保標章的分類找到各項標章代表的意義。

買賣之外,分享多餘的資源

       近年風行的共享經濟希望人們將閒置的資源釋放出來與他人共享。像是家裡空出的房間、車上多出的位置透過一個平台媒合,使資源過剩的供給者和資源不足的需求者能夠更有效率地交換。店家將即期食品開放民眾拿取、一群人用技術提供小家電維修服務、只能交換不能用錢買的市集、沒有定價的免費商店等等。「分享」讓我們拿下有色眼鏡,讓物品找到價值,資源使用效益最佳化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似乎也有了些轉變。

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不是金字塔頂端的人,沒有錢多到花不完的人生,平凡到交不出一張驚天動地的成績單,但細細檢視自己的消費行為會發現,其實我們可以把每一分錢花得更有價值,開始改變,把綠色消費變成我們的生活態度!    

環保標章

國家級環保標章:全面評估、產品有國際相同的標準、比同行的產品還要環保才能取得標章

台灣
 

日本
 

中國
 

香港
 

韓國
 

新加坡
 

馬來西亞
 

泰國

 

主動揭露產品的環境衝擊資訊:

台灣碳足跡標籤
 

台灣減碳標籤
 

國際第三類環境宣告

 

單種環保特色的認證:

 

產品原料使用回收料

GRS
 

RCS

 

產品使用時省能源

台灣節能標章
 

能源之星標章

 

產品使用時省水

台灣省水標章

 

各類環保單一訴求皆可申請

台灣二類環保標章

 

 

特定產業或材料的環保認證

 

食材

RSPO 棕櫚油永續認證
 

綠色保育標章

 

木材

森林管理委員會
 

台灣木材標章

 

紡織品

全球有機紡織品認證
 

國際環保紡織協會認證
 

藍色標誌標準
 
 

 

建材

GREENGUARD認證
 
 
 

Floor Score認證

 

電子產品

EPEAT

資源回收業

回收行業作業標準